P134﹥《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不对称性与平衡及步行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关节力量不对称与平衡、步行能力及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12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根据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BBS评分≤20分,n=23)和B组(BBS评分>20分,n=23);对比两组双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及差值。采用等速技术评估患者在60°/s、120°/s时双侧膝关节峰值力矩的差值,采用BBS、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评估患者平衡、步行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并对双侧膝关节峰值力矩及其差值与3个功能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60°/s时膝屈肌、膝伸肌的峰值力矩均明显小于B组(P<0.05);在60°/s、120°/s时,A组膝屈肌、膝伸肌健患两侧的峰值力矩差值均大于B组(P<0.05)。60°/s时,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伸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9、-0.582、-0.606,P<0.01);双侧膝屈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534、-0.386、-0.458,P<0.05)。120°/s时,双侧膝伸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4、-0.304、-0.443,P<0.05);双侧膝屈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7、-0.349、-0.370,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关节力量不对称与平衡及步行能力呈负相关,两侧力量的差值可能成为评估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评测指标之一。
作者简介:肖政华,硕士研究生,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研究。
马将,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E-mail:majiangtutor@sina.com。
引用:肖政华,马将,等. 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不对称性与平衡及步行能力的相关性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2: 134-140.
全文:点击下载
P146﹥《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
概述:本文旨在利用潜在类别分析(LCA)法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RA相关抗体的分类特征,并探讨RA患者发生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RA-ILD)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712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RA-ILD将其分为单纯RA组(n=523例)与RA-ILD组(n=189),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用药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根据RA相关抗体指标的不同,采用LCA法将712例患者分为3个潜在类别:抗体指标高危组(n=364例)、抗体指标中危组(n=205例)及抗体指标低危组(n=143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的临床特征,并计算RA-ILD的患病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IL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纯RA组与RA-ILD组在性别、年龄、吸烟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指标高、中、低危组在性别、年龄、醋酸泼尼松(PRED)及甲氨蝶呤(MTX)用药史、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血清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体指标高危组的男性占比、RBC、IL-2、IL-4、IL-10、IL-17、TNF-α、INF-γ、血清球蛋白水平等均高于抗体指标中、低危组,MTX用药比例低于抗体指标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中危组的MTX用药比例高于抗体指标高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抗体指标低危组的女性占比、年龄等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RA-ILD的患病率分别为30.5%、23.9%、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5,P=0.0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920,95%CI 1.722~4.952)、年龄(OR=1.055,95%CI 1.035~1.074)、IL-17(OR=1.013,95%CI 1.003~1.023)、TNF-α(OR=1.050,95%CI 1.017~1.083)、INF-γ(OR=0.962,95%CI 0.932~0.993)、血清白蛋白(OR=0.919,95%CI 0.869~0.971)、抗体指标高危(OR=1.725,95%CI 1.084~2.745)是RA患者并发I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A患者抗体指标有明显的分类特征,抗体指标高危者RA-ILD患病率较高。男性、高龄、肝功能异常、细胞因子异常及抗体指标高危的患者更易发生RA-ILD,应及时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简介:聂艳聪,硕士研究生,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要从事卫生统计方面的研究。
王晓霞,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E-mail:yljdwxx@163.com。
引用:聂艳聪, 尹梅林,等.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2: 146-153.
全文:点击下载
P214﹥《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IL-2)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PF级雌性C57BL/6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6只。治疗组小鼠皮下注射300μl10 000 U IL-2,给药频率为1次/d,连续12 d。末次给药2 h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尾静脉注射Con A(15 mg/kg)。造模8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 8/9/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调节性T细胞(Treg)、Th1细胞百分比。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AS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肝脏指数,脾脏指数,肝组织坏死面积百分比,血清ALT、TNF-α、IFN-γ水平,凋亡蛋白caspase 8/9/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Treg、Th1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reg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Treg细胞百分比进一步升高(P<0.01),Th1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1/Treg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剂量IL-2可有效缓解AIH小鼠的肝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Tregs活化有关。
作者简介:陈晨,硕士研究生,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主要从事自身免疫性肝炎方面的研究。
刘杨,山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E-mail:liuyang1980@sxtcm.edu.cn。
引用:陈晨,李竹蓉,等. 低剂量白细胞介素-2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小鼠的肝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2: 214-220.
全文:点击下载
P221﹥《泛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概述:机体细胞死亡可通过不同程序进行,包括细胞凋亡、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等。泛凋亡(PANoptosis)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炎症细胞死亡方式,可由不同刺激因素触发,并整合多种可诱导细胞死亡的成分组装成多种类型的大分子复合物——PANoptosome,进而介导细胞死亡。鉴于PANoptosis在整个疾病谱中的影响,促进或抑制其发生过程可能阻止多种疾病的发展。本文综述PANoptosis的发生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多种程序性细胞死亡途径之间的串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简介:宋宇琪,硕士研究生,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要从事锥体外系疾病的中医药防治方面的研究。
杨文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E-mail:yangwm8810@126.com。
引用:宋宇琪,杨文明,等. 泛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部分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2: 221-231.
全文:点击下载
P238﹥《预康复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概述:预康复是一种新的康复策略,主要包括运动干预、心理干预、营养支持等措施。其通过术前提高患者的器官功能和代谢储备可加速术后恢复,加速了康复外科理念的延展,目前已应用于癌症及骨科、胸外科、心脏外科等多种外科手术中。脊柱外科为骨科的一个亚专业方向,行脊柱外科手术者多为老年患者,其生理功能下降,衰弱占比较高,需要实施包括针对身体和营养、疼痛、大脑健康认知的多模式康复计划。近年来已有较多预康复策略应用于脊柱手术的报道,本文就预康复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预康复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赵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部,主要从事骨科临床快速康复方面的研究。
尹芝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与创伤中心;E-mail:651830@hospital.cqmu.edu.cn。
引用:赵晶,罗洋,尹芝华. 预康复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2: 238-244.
全文: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