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大学生应当让汉字跃动纸上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9-19   点击数:

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本应是大学生群体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然而多年来的实际情况却令人揪心。正逢今年普通高考,笔者不由得想起最近十余年来参加高考语文阅卷工作的经历: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高考考生,在考卷上的汉字书写犹如“鬼画符”般歪歪扭扭、难以辨认,错别字也屡屡出现。一些年度的高考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有的考生所拟的作文标题短短四个字中,竟然有两个错别字。 许多青年学生在大学时代的“入口”环节所展现的汉字书写水平让人心忧,那么,他们在考上大学以后的汉字书写又是怎样的面貌呢?笔者和同事们在批阅作业和期末试卷时发现,固然有一些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流利而规范,但同时也有另一些大学生或是胡乱“发明”一些常见字的写法——书写者似乎对自己的笔迹很得意,而观者虽仔细辨认仍不得其解;或是其所写的汉字像散了架一样“趴”在纸上。数年前,曾有一位中文系教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时非常无奈地问一名大四学生:“你的毕业论文里错别字满天飞,你到底是怎样考上大学的?!”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于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3700万人;预计到201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50%以上,从而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大学生群体不能对汉字书写问题进行充分的自省,如果高校、中小学校以及社会各界不能空前地重视这个问题,那么,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问题便有愈演愈烈之虞。事关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我们切不可等闲视之。

为何会出现大学生群体汉字书写水平令人心忧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许多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缺乏重视,相应地,汉字书写训练较为匮乏。他们认为,只要把试卷上的题目答对,或是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万事大吉了。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事实上,文字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媒介和技术,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群体表达思想、与人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工具;汉字书写也需要经过后天的认真训练。俗语说得好:字是一个人的门面。进一步说,每一个大学生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不仅有助于他的学习和未来事业的发展,对于祖国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亦是幸事。

其二,一些中学和小学对“中小学汉字书写等级标准”的贯彻力度不够。坦率地说,虽然许多大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着实令人不敢恭维,但并非他们一进大学的校门,所写的字立刻就“变丑”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来他们在中小学时代的汉字书写训练相当不够。包括汉字书写训练在内的语文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性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所幸的是从2016年起,一些省份的中高考改革方案——其中包括语文科目分值的增加——陆续开始实施,希望这对于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其三,电脑、网络和手机等媒介对大学生群体书写汉字的消极影响。新媒介语言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汉语的语言文字环境,大学生群体难免会受到影响。净化新媒介语言环境,是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必要保障。

原因当然不止上述三条,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提升大学生群体的汉字书写水平。国外学者达妮埃尔·戈德罗于1987年说的一句话言简意赅:文字跃动纸上。笔者认为,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让汉字“跃动纸上”,应成为大学生群体书写汉字的重要目标。每一位大学生,都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我如何让自己所写的汉字跃动纸上?我写的每一个汉字,都具有某种生命,我怎样让它的生命更有质量?”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在汉字书写问题上应该齐心协力、想方设法,不断推进正确、规范的汉字书写。

(作者丁松虎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