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省坚持和深化“八八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好于全省,工业、投资、出口等主要指标稳中有升,转型升级力度加大, 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据上半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园区)统计监测数据分析,其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工业指标稳步上升,运行质量领先全省
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工业总产值2298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人均工业总产值(现价)达43万元/人,增长10.3%。从11个市来看,宁波开发区(园区)工业总产值最高,其次是杭州和绍兴。温州开发区(园区)由于扩容提升与周边乡镇逐步合并连片开发(如乐清经济开发区和温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统计口径与去年同期相比发生变化,所以整体产值增幅全省最高,达71.4%。如果剔除温州高增长率的影响,全省开发区(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长4.1%。
全省开发区(园区)工业总产值情况
工业总产值(亿元) | 比去年同期(%) | |
全省合计 | 22989 | 7.0 |
杭州 | 3648 | 3.9 |
宁波 | 4605 | 3.6 |
温州 | 1565 | 71.4 |
嘉兴 | 2929 | 0.5 |
湖州 | 2510 | 7.2 |
绍兴 | 3246 | 4.4 |
金华 | 1913 | 8.3 |
衢州 | 414 | -3.0 |
舟山 | 516 | 26.2 |
台州 | 1053 | 3.8 |
丽水 | 587 | -7.1 |
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工业企业利税总额19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其中,利润总额1170亿元,增长16.0%,利润增幅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8.1个百分点,高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收入742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1%,增幅快于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7个百分点,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35.3%。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工业企业用电量564亿千瓦时,增长7.0%。
(二)开发建设速度加快,园区规模不断扩大
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入园企业投资额346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其中服务业投资额1007亿元(占29%),增长22.1%;基础设施建设投入923亿元,增长40.8%。
截止到6月底,全省开发区(园区)规划面积为6157平方公里,实际已完成开发面积2190平方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长11.9%。其中,已建成投产面积达1276平方公里,增长6.3%,投产工业用地面积982平方公里,增长5.5%。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新入园企业1798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041家,增长29.0%。其中,浙商回归企业610家,增长34.4%,引进外资及港澳台企业318个,增长2.6%,引进世界500强企业6个,增长20%。全省有入园企业24793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26.7%,而同期入园企业从业人员541万人,增长4.1%,增幅远低于已入园投产企业。
(三)内外资引进齐头并进,进出口形势好于全省
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实际引进内资14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单项投资亿元以上的内资项目253个,增长38.3%,实际到位外资64亿元,增长32.4%,注册资本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120个,增长3.4%。上半年,在全省进出口累计增幅继续回落的环境下,全省开发区(园区)进出口总额8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高出全省增幅6.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619亿美元,增长7.3%,高出全省增幅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开发区(园区)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35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6%,增幅低于营业收入4.8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占营业收入的17%。
(四)开发区(园区)产业雷同,产业层次有待提升
目前,全省除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开发区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产业外,大部分开发区(园区)没有自身特色和优势产业,自身定位模糊,产业规划欠清晰,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同时,在全省工业品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环境下,中小企业受人才、技术及配套支撑等因素的制约,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少核心竞开发区(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086家,占全部入园企业的16.5%,但上半年新引进高新技术企业25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3.8%;上半年,工业经济密度(已开发土地面积实现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92万元/亩,比去年同期下降6.3%;服务业投资额占入园企业投资额比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微降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