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七十五载奋进史 瓯江扬帆向海阔——新中国成立75周年温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来源:省统计局   作者: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4-10-14   点击数:

七十五年峥嵘岁月,七十五年踔厉奋发。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瓯越大地发生了深刻而可喜的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创造“温州模式”,到奋力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重塑民营经济“新标杆”,再到大力实施“强城行动”、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75载风云,见证了温州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续写创新史”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传承发展“四千精神”,全面推进“四大振兴”,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全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

一、蹄疾步稳,经济跨越发展实现“新跃升”

经济实力连攀新阶。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生产总值从不足亿元,跃升至1978年的13.2亿元,再增加到2023年的8730.6亿元,已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30位;按不变价计算,较1978年增长187.7倍,年均增长12.3%,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快3.4和1.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1992年突破100亿元,2002年突破1000亿元,2011年突破3000亿元,2016年突破5000亿元;随后平均2年跨越一个千亿元台阶。2018年跨过6000亿元大关,2021年和2022年连续迈上7000、8000亿元新台阶,2013-2023年年均增长7.0%。

人均产出拾级而上。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均GDP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978年238元,1988年1067元,1999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2023年人均GDP达到8.98万元。按不变价计算,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78年的122.3倍,年均增长11.3%。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1987年、2003年全市人均GDP分别突破1000美元和2000美元;2006-2018年实现了人均3000美元到9000美元的跨越;2019年,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2023年达到12747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地区)水平。

民营经济筑强壮大。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温州民营经济率先崛起,从无到有,做大做强,成为温州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强优势和最优资源。近年来,温州不断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民营经济金名片持续擦亮。2023年,温州民营经济活力继续增强,拥有全市93.6%的企业数量、创造82.7%的生产总值、贡献约90%的税收、占到95.7%的外贸出口、提供92.8%的就业岗位,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均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底,全市拥有各类经营主体数量超140万,达到141.3万户,占全国的0.77%。其中私营企业42.1万家,是1992年的342倍,年均增长20.7%;个体工商户98.2万户,是1981年的103倍,年均增长12%。

财政实力由弱到强。温州财政总收入由1952年的2844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025.9亿元,年均增长12.2%。197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首超亿元,1992年超过10亿元;1993年后财政收入增长进入加速期,到2002年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26.3亿元;2012年财政总收入跨上500亿元台阶;2021年首次突破千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1952年的651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622.7亿元,年均增长13.8%,其中科教卫支出从1967年的1846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459.8亿元,年均增长15.0%,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0.4%,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二、百业俱兴,产业向新转型重塑“新优势”

产业结构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为温州的主要支柱产业。上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快速提升,197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42.2:35.8:22.0。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向“二一三”、再向“二三一”转变,于2013年实现了“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1∶41.3∶56.6,形成以三产支撑、二产驱动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动力已从传统产业驱动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创新型经济驱动转变。

工业经济扩容提质。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工业基础薄弱,1949年工业企业仅7家,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坚定不移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主导产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加速迈向高新化,电气、泵阀产业分别入选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主导产业链呈加速发展态势,尤其在新能源产业赛道上深耕细作,系统构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2023年工业增加值2879.5亿元,是1992年(57.7亿元)的36.9倍,年均增长1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3年的4521家扩容至2023年的847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1516家、超10亿元企业86家,青山控股、多弗国际、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人民控股、华峰集团等6家企业入选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

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商业萧条、物资短缺。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温州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信息传输、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服务业成为温州的主导产业。进入“十四五”时期,温州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升级。202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4944.3亿元,较1978年增长187.4倍、年均增长12.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2%。金融业、信息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能级持续提升,占服务业比重分别为13.2%、5.3%。旅游业发展亮眼,全市旅游总收入从1997年的26.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764.5亿元,年均增长13.8%。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农业生产水平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4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7亿元,粮食总产量53.6万吨。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持续高水平推进农业“双强”行动,深入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有力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市农机总动力由1978年的29.0万千瓦增加到2023年的188.8万千瓦,增长5.5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9%。花卉苗木、优质果蔬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建成大黄鱼、奶业、铁皮石斛等十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实现了由“以种植业为主、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全面协调发展”的复合型结构转变。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9亿元,是1949年的108倍。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的比重由1949年的12.1%提高到2023年的49.6%。

三、积厚成势,创新集聚打造强城“新引擎”

创新投入持续加码。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坚定走好创新驱动发展“华山一条路”,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抢抓新风口、抢占新赛道,推动温州从“创业之都”向“创新之城”换道领跑。1985年,全市科技投入经费仅有100多万元,2022年全市R&D经费投入首超200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2.61%,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国家创新型城市、温州高新区排名分别进入全国前30%、前40%,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实施“瞪羚计划”“雏鹰计划”,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达到4321家、1.65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0家,居全国第21位。

创新要素加快积蓄。“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一港五谷”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一区一廊”落地创新型重大项目83个,中国(温州)数安港“九个一”架构全面落地、集聚重点数据企业超100家,瓯江实验室入选全省“双十”布局;累计建成大孵化器集群440万平方米、入驻项目5000多个;引育高能级科创平台68家、技术转移中心31家,新增省级企业研发机构135家、数量居全省前列。技术要素潜能持续释放,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量4874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778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28323件。创新人才加快集聚,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61.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例的30%;2023年引育大学生12.9万人、技能人才9.5万人,新增全职顶尖人才6名,引进培养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68名、创历史新高。

制度创新驱动显著。近年来,温州通过系列改革创新,形成了一批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有益经验。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50项制度成果、75项改革举措在全国全省推广,“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2位,企业健康诊断应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5项经验全国推介,“科创指数贷”“数据得地”等7项做法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专报推广。实施“六个一”工程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常态化开展涉企历史遗留问题“理旧账”行动,截至2022年末,232个旧账问题全部得到化解,化解率100%。全国首创“两个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首部“两个健康”立法,全国首个“个人破产”试点破冰。

四、优江拓海,内外通融构筑开放“新格局”

消费领域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以来,温州消费领域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经营主体日趋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实现了由紧缺向繁荣的重大跨越。195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0.5亿元,于1983年、1994年、2008年先后突破十亿、百亿、千亿大关,2023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257.1亿元。先后涌现出一批规模大、辐射强、功能全的全国知名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截至2023年末,全市拥有年成交额超亿元商品交易市场63个,打造五马大南商圈等37处商业街区。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纷呈涌现,2023年网络零售额2394亿元。居民消费不断向品质型优化升级,新能源车、智能手机、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成为消费新增长点。

投资动能量质齐升。75年来,温州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1950—2023年年均增长23.2%,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垒基夯石。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采取一系列稳投资政策措施,投资的活跃度和稳定性同步增强,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保持高韧性,2018—2023年年均增长10.3%,有效支撑投资平稳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增势强劲,5年年均分别增长20.7%、12.5%。2023年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聚焦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重大产业三大领域,以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80个、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31个,143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均居全省第1位。

对外开放纵深推进。温州自古就有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的传统,历史上商贸物流繁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改革开放以后,温州以港为基,乘势而上,作为全国首批沿海港口城市,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探寻发展新动能。先后获批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国家级开放平台,对外贸易伙伴拓展至222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型经济跑出“加速度”。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821.9亿元(401.8亿美元),其中出口2339.4亿元(333.3亿美元)。与1988年相比,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8.1%,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2.6%。对外开放不断向优,持续开拓“一带一路”沿线、RCEP和金砖国家等海外新兴市场,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出口动能换挡提速,2023年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2.7%,“新三样”出口比上年增长54.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3352万美元,比1985年的3万美元增长17783倍,1985—2023年年均增长29.4%。

区域协同融合发展。温州作为兼占长三角、粤闽浙沿海两大国家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浙江四大都市区之一,近年来在参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实践中主动作为、积极贡献。2019—2023年温州经济发展水平快于长三角区域平均,GDP总量稳居27市第10位。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打造,杭温高铁开通运营,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为“轨道上的长三角”添上亮丽一笔。产业链创新链加速融合,共建长三角生命健康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推动培育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千亿级时尚智造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等。构筑温州(松江)科创园、温州(嘉定)科创园两大科创飞地,累计帮助入驻温企引进高层次人才177人,完成205项新产品开发回温产业化,推动40余项科创项目落地温州。

五、美美与共,城乡共富共美开启“新篇章”

城乡发展统筹并进。新中国成立初期,温州人口多集中在农村,城镇化水平较低。改革开放后,随着专业市场迅速兴起,农村劳动力要素向小城镇转移集聚,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6.1%提高到1990年的28.2%。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互促共进的均衡发展之道,特别是2019年龙港撤镇设市改革实现历史性跨越,成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探路者”。2023年全市城镇化率达74.7%,较2012年提高8.3个百分点;城乡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2.37缩小至2023年的1.87。和美乡村共建共享,高质量打造“一县一带一片”示范区12个,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县2个,入选省级特色精品村64个、未来乡村40个,数量均居全省第1。

共同富裕探路先行。近年来,温州坚持以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为目标,形成一批示范性经验和标志性成果。实施山区海岛县“一县一策”,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开展“飞地经济”产业合作项目10个,2023年山区县GDP为2042.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推进“农业+”行动,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1.6亿元、经营性收入97.6亿元,分别增长13%、15.2%。“提低”步伐持续加快,深入实施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人均提高至13320元;聚焦长期失业、大龄低技、残疾等领域群体开展就业攻坚,建成共富工坊1224个,吸纳就业人数4.7万人;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4元,增长14.0%。

六、日臻完善,宜居宜业绘就幸福“新图景”

城市品质焕新蝶变。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积极推进空间全域重构,在加速城市精彩蝶变中实现城市能级提升。大力实施“强城行动”,加快构建“一主一副两城多点”城镇空间格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将市区与周边“两市一县”76个镇街纳入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从980平方公里扩展至2622平方公里。联动推进“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累计实施158个行政村整村改造、277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成1625个“精建精美”项目,精心打造瓯江两岸、塘河两岸、中央绿轴、三垟湿地、历史文化街区等“两线三片”亮点区块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五城三园”重点板块。强化综合交通支撑,构建“三环十二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省第2位;投用市域铁路S1、S2线,全线铺开S3线建设。

民众生活殷实富足。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居民生活物资匮乏,人民生活处于十分贫困的状态,195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189元。经过75年的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2023年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67380元,分别高于全国平均(39218元/人)、全省平均(63830元/人)71.8%、5.6%,居全国城市第14位。伴随城乡居民收入的跨越式增长,居民消费需求也同步提质升级,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7380元,居全国城市第5位。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1950年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人民币年末余额仅为3万元,1978年为4511万元,1995年、2004年、2022年分别突破百亿元、千亿元和万亿元,2023年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达到13080亿元。

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新中国成立的75年,是温州社会各项事业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75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着力加强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事业发展投入,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温州加快推进全龄友好社会建设,打响“好学温州”“健康温州”“温馨善育”“颐养温州”等城市品牌,连续五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083家,卫生技术人员8.7万人,医疗资源总数稳居全省第2位。全民健身持续深化,2023年温籍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勇夺18金5银2铜,金牌数全国地级市第1位;2024年温籍运动员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3金2银1铜6枚奖牌,创历史最佳战绩。“明眸皓齿”工程成为全国样板,学生近视率全省最低。基本养老保险覆盖600.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户籍)达到99.6%;人均预期寿命达81.7岁,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绿色底蕴不断厚植。党的十八大以来,温州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奋力打造美丽中国温州样板,全面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让美丽温州更加宜居、宜游、宜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84%。连续第5年获评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生态宜居功能彰显,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20位,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由68.8%提升至97.5%、稳居全省第2位;县级以上城市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4.9%。全市累计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4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11个。

瓯江扬帆向海阔,奋楫争先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温州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永葆改革定力、传承改革基因、激扬改革锐气,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续写创新史、打造第三极、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