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走出了一条充满活力和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服务业已成为引领浙江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为浙江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有助于提升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服务业蓬勃兴起,新动能茁壮成长,带动服务业加速转型升级。浙江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增长速度、占GDP比重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增加值突破四万亿元,稳居全国第四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各省市中始终位居前列。服务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5731亿元增至2021年40118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8.4%,高于同期GDP平均增速1.2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服务业的比重从2012年的6.4%扩大至2021年的6.6%,列广东、江苏、山东之后,居全国各省市第四位。
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服务业快速发展,在三次产业中比重不断上升。2016年,浙江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和,首次突破50%。2021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升至54.6%。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从2012年的4.7:49.6:45.8调整为2021年的3.0:42.4:54.6。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是浙江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868亿元增至2021年的4729亿元,占GDP比重由2.5%上升到6.4%,2013-2021年年均增长18.0%,增长较快。2021年,全省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159亿元和530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0%、8.2%,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7.8%、5.6%提升至8.4%、7.2%。传统产业如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住宿餐饮业近两年来受疫情冲击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1年,增加值分别为8768亿元、2252亿元和117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7.4%、6.1%和4.4%。
二、新兴服务业增添创新发展新动能
浙江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新动能茁壮成长,推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服务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期。
信息产业爆发式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互联网+”战略全面实施,浙江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兴服务业快速涌现和发展,数字化新动能于危机中育新机,并展现强大动能。2014-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数字经济核心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6.7%、27.1%和28.1%,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1]年均增速5.0、5.4和6.4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服务业发挥优势,推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培育了两业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线上线下互动互补,在数字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下,浙江新零售、移动支付、金融科技、跨境电商、在线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高速发展,新型贸易中心和新兴金融中心加快推进。据省商务厅数据,2021年,全省实现网络零售额252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实现省内居民网络消费12276亿元,增长10.9%。
快递行业迅猛扩张。活跃的电子商务交易促进快递需求大幅增长。浙江是民营快递业的萌发地、电商快递启航地、快递创新策源地,作为快递业发展大省,快递行业已经成为浙江的一张新名片。2021年,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1265亿元、业务量227.8亿件,分别比2012年增长10.6倍和27.8倍,年均分别增长29.9%和44.7%。业务收入占全国比重从2012年的11.3%上升至2021年的12.2%,居全国第三;业务量占全国的比重从2012年的14.4%上升至21.0%,居全国第二位。
三、服务业凸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浙江服务业不仅总量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也大幅提升,现代新兴服务业构筑新优势,集聚发展示范效应显著。
现代新兴服务业[2]加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规模以上现代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3.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速3.2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从60.0%提升至71.3%。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也有力地支持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使之技术含量和竞争实力不断提高,并取得更大的发展后劲。
集聚发展趋势愈加明显。浙江积极引导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创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打造服务业高能级平台。现代服务业区域块状经济行业聚集步伐加快,已产生良好的集聚示范效应。义乌小商品市场、海宁皮革市场、绍兴轻纺市场等享誉国内外;杭州的金融、旅游、文化创意和软件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宁波、舟山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海港空港联动发展塑造出新优势。服务业发展总体向杭州、宁波和温州等中心城市集聚。2021年,杭州、宁波、温州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2287、7242和4229亿元,合计占全省服务业的59.2%,比重比2012年提高5.4个百分点。
四、服务业为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扩大就业、拉动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积极推动健康、文化等幸福产业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吸纳大量从业人员。服务业包括的行业众多,有较大的就业容纳能力,成为吸纳就业人员的主力军。服务业从业人员由2012年的1369万人增至2021年的196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66.1万人,年均增长4.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上升,2012年为40.2%,2021年已增至50.4%。
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教育、住房、通信、旅游休闲、家庭用车、网络购物等逐渐成为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2012-2021年,全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从23395元和11598元增至42193元和25415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2年的30.9%降至2021年的27.7%。2021年,浙江城、乡居民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7.9、71.5平方米,分别比2012年增加10.8、10.0平方米。从耐用消费品看,家用汽车、大件家装、智能家电等耐用品越来越普及,居民家庭拥有量大幅增加。2021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53.3辆;拥有计算机62.5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8.3台;拥有移动电话253.6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222.0部,为2012年的2.2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起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浙江服务业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服务业快速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未来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发展潜力和活力,再掀浙江服务业发展新高潮。
[1]不包括批零住餐、金融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下同。
[2]现代新兴服务业包括仓储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10个行业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