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十年蝶变创辉煌 奋勇争先谱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分析之嘉兴篇
来源:   作者: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2-10-11   点击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兴市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南湖重要讲话精神和“八八战略”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兴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建党精神和红船精神、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最精彩板块、全力擦亮“七张金名片”,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立足新发展阶段,综合实力大幅跃升

全市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结构进一步完善。

(一)经济实力再上台阶

1.经济总量跨越提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全市生产总值(GDP)继2013年、2017年、2018年跃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台阶后,2021年突破6000亿元,达6355亿元(折合985亿美元),总量从全省第6位提升至第5位;GDP占全省的份额从2012年的8.46%提升至2021年的8.64%。按可比价计算,全市GDP年均增长7.4%,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

2.人均GDP突破十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连年跃上新水平,由2012年的62079元提高至2021年的116323元(折合1.8万美元),高于全省平均3291元,人均GDP水平保持全省第5位;按可比价计算,全市人均GDP年均增长5.6%,高于全省平均0.1个百分点。

3.财政收入跨入千亿门槛。财政实力稳步增强,全市财政总收入从2012年的471.9亿元提升至2021的1122.8亿元,跨入千亿门槛,总量从全省第4位提升至第3位;年均增长10.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2年的257.7亿元、全省第5位,提高至2021年的674.8亿元、全省第3位,年均增长11.3%,高于全省1.1个百分点。

4.金融实力显著增强。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双破万亿元大关,本外币存款余额由2012年末的4597亿元增至2021年末的12060亿元,年均增长11.3%,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由2012年末的3671亿元增至2021年末的12280亿元,年均增长14.4%,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年均增速高于存款3.1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1.产业结构持续升级。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4.8∶55.7∶39.6调整为2021年的2.1∶54.3∶43.6,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逐年提升。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为97.8万吨,创近八年新高,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5.7%,居全省第1位。生猪产业化发展步伐稳健,存栏量保持稳定,2021年末生猪存栏27.1万头,存栏量约占全省4.1%,能繁母猪存栏3.2万头,比上年增长46.6%。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21年增加值分别增长22.6%、21.5%、21.1%、17.8%和14.9%,均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9.4%、19.8%、16.1%、41.4%和67.7%。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市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8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911亿元,占服务业的比重比2012年提升8.1个百分点。

2.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1101亿元增至2021年的2275亿元,总量保持全省第7位,占全省的份额保持在8.0%左右;年均增长8.9%,与全省持平。消费方式趋于多样化、个性化,互联网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2021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2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占全省的份额为8.2%。投资质量不断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6%,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7.9%、11.0%和8.5%。从投资结构看,一产、二产、三产投资比重分别由2012年的0.9∶47.9∶51.3调整为2021年的0.3∶32.4∶67.3,三产投资比重明显提升。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篇

全市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1.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全市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战略核心地位,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市R&D经费支出由2012年的67.9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10.0亿元,年均增长13.4%,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从2.3%提升至3.3%,保持全省第2位。创新成效持续显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由2012年的30.9%提升至2021年的48.2%,列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7.4个百分点。

2.创新主体培育强化。2021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95家,累计拥有3003家,是2012年的10.2倍;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404家,累计达7385家,是2012年的9.0倍。新认定省创新型领军企业4家,居全省第1位;新认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3家,居全省第3位;新认定省企业研究院32家、累计达242家,新认定数和累计数均居全省第2位。

(二)“协调”发展走在前列

1.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从2012年的1.92收窄至2021年的1.60,缩小0.32,显著低于2021年全国(2.5)和全省(1.9)水平,保持全省设区市最低,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低收入农户收入水平领跑全省。2021年,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2068元,居全省首位。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低收入农户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13年的0.34提升至2021年的0.51。

2.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70%,达到71.9%,比2012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居全省第5位。城镇环境水平不断提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2年的13.5平方米增至2021年的15.4平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12年的87.3%提升至2021年的98.1%。2021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气普及率100%。

(三)生态“绿色”更加鲜明

1.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实现历史性转变。2021年,全市国控断面Ⅲ类水体比例达到95.2%、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市控断面Ⅲ类水体比例由2012年的0%提升至94.0%,Ⅴ类和劣Ⅴ类水体实现清零,水环境质量达到1984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有质的飞跃。2021年,全市设区城市环境空气优良率90.1%,自2012年新标准设置以来首次突破90%;PM2.5浓度由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明显改善。连续三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明显上升,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达85.46分,较上年提升2.0分,提升分值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总得分和全省排名连续三年实现“双提升”。

2.“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全市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聚焦一村一品、一线一韵,形成一个镇一个设计师一个运营团队的“1+1+1”实施模式。2021年,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79个,建成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村22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全市共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36条,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4个、示范镇44个、3A级景区村庄81个、特色精品村140个,3个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2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农家乐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570万人次,直接营收33.8亿元。

(四)“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1.进出口规模突破3000亿元。全市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287.4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585.6亿美元,年均增长8.2%;其中出口总额从196.0亿美元增至433.5亿美元,年均增长9.2%,高于全省平均0.7个百分点。出口占全省的份额由2012年的8.7%升至9.3%,出口规模由全省第5位提升至第4位。贸易结构优化,2021年全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361.5亿元、456.7亿元,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8.6%和16.3%,比2012年提高16.3个和11.6个百分点。

2.高质量外资持续流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加快推进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建设,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21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56个,其中总投资(增资)超亿美元项目73个,居全省第一;实际利用外资30.4亿美元,占全省的比重从2012年的13.6%提升至16.6%,保持全省第3位。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2021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占比达46.5%。同时,以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及综保区双高发展总体要求部署为指导,嘉兴综合保税区能级持续提升,在全国134家综合保税区中列27位,比2019年晋升20位,居全省第三、全国B类综保区第一,首次跻身全国综保区前30强,争先晋位取得历史性突破。

(五)“共享”共富全面推进

1.城乡收入屡创佳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连续跨越数个万元台阶。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12年以来连续10年居全省第4位,收入水平由2012年的35696元提升至2021年的69839元,年均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连续18年居全省首位,收入水平由2012年的18636元提升至2021年的43598元,年均增长8.9%。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净收入等结构持续优化。

2.民生事业全面改善。2021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631.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9.5%,比2012年提升5.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2021年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8.9万人和427.3万人,医疗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9.68%。兜底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920元/人•月,最低月工资标准为2070元,均较2012年大幅提升。居住条件持续改善,2021年末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4.07平方米和72.40平方米,比2012年提高8.52平方米和0.01平方米。

三、服务新发展格局,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全市以数字化改革引领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助推民营经济稳进提质,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一)新经济引领增长

1.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近年来,全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造“互联网+”高地,不断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高于全省4.7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5.9%提升至10.3%,占比居全省第2位。

2.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两个健康”,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6年的248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300亿元,占全省的份额从2016年的8.1%提高至2021年的8.7%;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从2016年的64.4%提高至2021年的67.7%。

(二)环境品质有效提升

1.城市品质华丽蝶变。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城市面貌实现美丽蝶变,火车站、快速路、南湖湖滨区块、文化艺术中心、子城城市客厅、市域外配水工程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系统提升491个老旧小区、133条背街小巷,惠及18万户、54.6万居民,1641户居民告别“拎马桶”“筒子楼”生活,“城中村”全部清零,“断头河”全线贯通,兑现了“四个不带入”的郑重承诺。

2.营商环境争创最优。全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北斗七星”格局,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统筹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100%全覆盖,在全省首创“无差别全科受理”、无前台政务服务“未来大厅”、“综合查一次”执法模式等,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二,获评央视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强。着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推动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打造“互联网+”高地,2021年全市5G基站累计建成开通8011个,5G覆盖密度居全省前列。

回顾十年奋斗历程,充分展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谱新篇。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自觉对标“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全力奋进“两个率先”,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